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贵州大数据
数字化转型 | 贵州一国家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字号: 分享:

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环节多、周期长、材料繁”曾是长期困扰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痛点。如今,得益于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的强力推进,这一痛点正在被打破!

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贵州省遵义市成功入选全国27个城市之一、全省唯一的“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城市。这场改革的核心,是以房屋建筑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单体编码为基础,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起数据汇聚融合、业务高效协同的全新工作机制,实现对项目规划、审批、建设、监管直至运维等全流程、全要素信息的数字化管控。

试点工作启动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高度重视,相关领导挂帅,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全省培训会等形式,搭建了“1套改革政策+6个系统构建+N个成果转化”的工作体系,强力推进试点各项工作。

作为主战场,遵义市迅速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制定印发16项配套细则,通过专题会议、全覆盖业务培训、对标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等举措,确保改革蓝图层层传导、精准落地。

遵义市房屋建筑赋码落图管理系统

经过一年多的强力攻坚与创新实践,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从制度规范化成功迈向管理数字化新阶段。此举不仅全面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推动部门业务协同、系统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更深化了审批流程再造,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申报、审批事项纳入网办率100%,新申请工程建设项目数据矢量化、地图化管理100%,数据上报种类、数量、字段内容达标率100%,审批服务档案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管理100%,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监管可视化。这显著提高了企业办事便利度和可预期性,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和更高效的服务,有力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数据资产全程可溯、高效复用,实实在在降低了我们的沟通和管理成本!”谈及参与遵义市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的感受,贵州某建筑企业有关负责人由衷感慨。作为改革试点的直接受益者和积极参与者,该企业深刻体会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习酒阳雀岭活动中心项目在BlM审图系统中运用成果模块

在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积极推动下,这家建筑企业率先响应,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大核心系统上线:将习酒阳雀岭活动中心项目的BIM模型精准提交至“遵义市施工图三维审查平台”,同时将唐庄酒业行项目的完整竣工图汇入“遵义市工程建设项目‘一套图’管理系统”。这两项数据的注入,为平台的成功测试和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遵义市的改革实践,因其显著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其经验做法多次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肯定,为全国同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七项既定试点任务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效初显。

“加快推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重塑建筑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革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泽晖表示,通过打破信息壁垒、重构业务流程、激活数据价值,改革正切实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真切感受到数字化变革带来的“真金白银”实惠与效率跃升。下一步,贵州省将以遵义试点经验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拓展改革成果,不断为贵州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数字化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